以太坊的「回归浪潮」:价值与生态融合的新周期

LeeMaimaiLeeMaimai
/2025年10月17日
以太坊的「回归浪潮」:价值与生态融合的新周期

要点总结

• Dencun升级后,Rollup的数据可用性成本大幅降低。

• 流动性和工具链逐渐集中于OP Stack和Arbitrum Orbit等主导方案。

• 再质押机制增强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吸引更多服务依赖于其生态。

• 2025年将实现完整的Danksharding,进一步降低Rollup费用。

• 开发者正在围绕意图驱动的交易模型构建应用,提升用户体验。

加密货币的下一波普及,并非是让流动性分散到越来越多碎片化的链上,而是资本、用户和开发者回归以太坊的中心。这股力量,我们可以称之为以太坊的「回归浪潮」(repatriation wave)。这是一种结构性转变,随着成本下降、安全性增强、工具链趋于统一,价值正围绕以太坊主网及其领先的 Layer 2 网络整合。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趋势的驱动因素,展望 2025 年的重点,以及如何安全地把握这一机遇。

价值为何回流以太坊?

  • Dencun 升级后成本骤降:2024 年 3 月,Dencun 升级引入了 blob 交易(EIP‑4844),大幅降低了 Rollup 的数据可用性成本,为 L2 提供了更低廉的使用费(Dencun 主网公告EIP‑4844 规范)。您可以通过 L2Fees 等费用仪表盘实时追踪其影响。

  • 流动性与工具链聚焦少数主导方案:Rollup 生态系统日益围绕 OP StackArbitrum Orbit 等共享框架汇聚,实现了标准化的排序、互操作性和更快的迭代。这降低了「孤岛溢价」,鼓励流动性集中到与以太坊对齐的轨道上(另见 Optimism Superchain)。

  • 再质押与共享安全:以太坊的质押基础正通过再质押(Restaking)被用于保障更多服务,巩固了以太坊作为安全中心的地位,使其比部署在外部 L1 上更具吸引力(EigenLayer 文档)。

  • L2 去中心化路线图日趋清晰:社区的「阶段」(Stages)框架提供了一个透明的途径,用以追踪 Rollup 如何逐步摆脱「辅助轮」(升级、抗审查性、容错/有效性证明状态),迈向完全的信任最小化,进一步降低了资本集中在核心 L2 上的风险(L2BEAT 阶段框架)。您可以在 L2BEAT 的扩容摘要 中比较不同 Rollup 的安全性和成熟度。

  • 流动性与稳定币的网络效应:以太坊拥有最深厚的流动性和最广泛使用的稳定币,这体现在其领先的总锁仓价值(TVL)和 DeFi 市场份额上(DeFiLlama 以太坊概览)。

2025 年的驱动力:从廉价数据到内置整合

以太坊的路线图将持续强化这种向心力:

  • 迈向完整的 Danksharding:继 EIP‑4844 的 proto-danksharding 之后,实现完整的数据可用性扩容仍然是优先事项,旨在使 Rollup 费用在结构上保持低廉且可预测(Danksharding 路线图)。

  • MEV 供应链强化:更完善的 MEV 工具和 proposer/builder 分离(PBS)将减少有害的提取行为,提升构建于以太坊之上的用户和应用的公平性(MEV 概览)。

  • 账户抽象日趋成熟:ERC‑4337 已被广泛实施,支持可编程账户、会话密钥、开发者付费交易以及「Web2 级」的钱包用户体验,同时不牺牲自我托管(ERC‑4337)。地平线上,EIP‑7702 等提议正在探索与智能账户更紧密的协议级整合。

  • 意图为中心的流程:开发者正围绕基于意图的交易模型(用户指定结果而非步骤)进行构建,这种模型在流动性、开发者和标准化共存的地方表现最佳——即以太坊及其 L2 星座(意图驱动架构介绍)。

这些力量共同作用,使得团队选择在以太坊 L2 上启动、用户在 EVM 生态内保留价值、机构优先考虑以太坊的安全性和资产发行成为理性选择。

「回归浪潮」的实际表现

  • 流动性再定价:用户将资产桥接回核心 L2,偏爱规范的稳定币,并减少对交易量稀少的 L1 生态的敞口。其结果是,在少数 EVM 交易场所,价差收窄,深度增加。

  • 应用链引力转移:许多应用链选择构建在以太坊 Rollup 之上的 L3 或共享排序器模型,而非独立的共识。共享框架降低了启动风险,同时保留了自主性。

  • 安全预算集中:再质押和 Rollup 证明机制进一步将周边服务与以太坊的经济安全绑定。这巩固了安全预算,减少了碎片化。

  • 开发者标准化:工具、监控和安全审计趋向于 EVM 标准,降低了跨链集成开销,缩短了上市时间。

您可以通过 L2BEATL2Fees 等公开仪表盘,追踪费用、使用量、TVL 和去中心化里程碑等客观指标。

风险与待解问题

回归浪潮并非没有风险:

  • 再质押关联风险:当多项服务过度依赖同一安全层时,若配置不当,可能引发关联故障。请仔细审查运营商集合、罚没条件和 AVS 依赖项(EigenLayer 文档)。

  • 排序器去中心化:许多 L2 仍依赖许可制排序器。请关注其在「阶段框架」(L2BEAT 阶段框架)和已发布路线图上的进展。

  • 桥接与用户体验陷阱:即使 blob 费用降低,桥接和跨域通信仍需谨慎。优先选择经过审计的、主流的桥接路线,并警惕那些掩盖智能合约或治理风险的流动性激励。

  • MEV 公平性:PBS 虽能缓解,但无法完全消除 MEV。优先选择支持隐私和包容性保护的钱包和交易中继,并关注以太坊不断更新的 MEV 文档

用户与团队的实用指南

  • 主网结算,L2 交易:将长期资产存放在以太坊主网或具有清晰去中心化路径的顶级 L2 上。日常活动则利用 L2 来享受 blob 驱动的低费用(Dencun 概览)。

  • 选择对齐的框架:在启动应用或应用链时,选择拥有庞大生态系统和可信中立性的框架,如 OP StackArbitrum Orbit

  • 拥抱账户抽象:在 ERC‑4337 基础设施支持的范围内,构建和使用智能账户功能,如社交恢复、会话密钥、开发者付费交易(ERC‑4337)。

  • 衡量去中心化,而非仅看 TVL:通过 L2BEAT 追踪证明系统、升级密钥和辅助轮。TVL 本身并非安全指标。

  • 安全的密钥管理:随着活动集中,您的私钥成为唯一的故障点。使用久经考验的开源硬件钱包;在设备上验证地址;并将操作钱包与长期存储钱包分开。

对自我托管的意义

集中化提高了安全性的重要性。同一个地址可能同时参与主网治理、L2 DeFi 和再质押 AVS。硬件支持的开源钱包有助于减少攻击面,同时支持 ERC‑4337 和多网络活动等现代链上流程。

如果您希望以简单、安全的方式参与回归浪潮——桥接到主流 L2,使用意图驱动的路由器,并尝试账户抽象——OneKey 提供开源硬件和应用程序,支持主要的 EVM 网络,提供清晰的设备内验证,并能无缝连接到以太坊 L2 dApp。这是在保持活跃于以太坊生态的同时,将私钥离线存储的实用方法。

结论

「回归浪潮」并非短期轮动,而是一场结构性重塑。更低的区块链数据成本、更强的共享安全、标准化的技术栈以及更优的用户体验,正吸引用户和资本回流以太坊主网及其日益成熟的 Rollup。密切关注去中心化里程碑、MEV 保护措施和再质押风险——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股势头。对于 2025 年的大多数开发者和用户而言,阻力最小的路径将通过以太坊及其 L2。

使用 OneKey 保护您的加密之旅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ProOneKey Pro

OneKey Pro

极致真无线,风险全隔绝。 世界顶级隔空签名冷钱包。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Classic 1SOneKey Classic 1S

OneKey Classic 1S

超薄。口袋大小。银行级安全。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SifuOneKey Sifu

OneKey Sifu

与 OneKey 专家进行一对一钱包设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