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签名安全指南:防止钓鱼攻击从识别签名开始

要点总结
• 大多数 Web3 用户每天都在「盲签」,不清楚签名内容
• Safe 多签流程中的「最后一签」容易被钓鱼利用,酿成严重资产损失
• Permit 类签名不直接转账,却授予黑客无限授权,是当前最危险的钓鱼手法之一
• OneKey 支持全系列签名解析,显示合约调用、授权详情和风险提示
• 可读签名应成为钱包的基础能力,是保护所有链上用户的第一道防线
在 Crypto 的世界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通过「签名」来完成。每次转账、每次授权、每次与合约的交互,本质上都是你对一段数据的签名确认。
但是,你真的知道自己签名确认了什么吗?
当前存在着大量交易签名是无法被人直接理解的 —— 它们是 hash,是 ABI,是你看不懂的技术细节。这也就是说,你的每次签名,其实都是在「盲签」。
这些我们「看不懂」的签名,成为了钓鱼攻击的温床,也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安全漏洞。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 Safe 多签攻击、Permit 授权钓鱼两类典型风险,并介绍 OneKey 是如何通过签名解析功能帮助用户看懂每一次签名的。
1. Safe 多签不是万能保险箱
Safe 是目前最主流的多签钱包方案。它的原理听上去很安全:一笔交易必须经过多位 owner 签名,才会被执行。
但真正的风险往往不在执行阶段,而是藏在签名确认的过程中。
设想你是最后一位签名者,看到其他人都已经签了,只因为怕拖慢进度而草草点击“确认”。此时如果交易的合约信息是一段无法理解的 hash,你甚至可能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执行了一次“资产归零”的转移。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许多 DAO 团队和资管机构在实际使用中遭遇过的真实事件。
关键问题不是系统不安全,而是人类是否理解了正在签名的内容。
OneKey 的解决方案是:完整解析 Safe 交易签名。
在你签名之前,OneKey 会告诉你:
- 谁发起了这笔交易?
- 要调用哪个合约?
- 执行了什么函数?
- 涉及的代币、金额、目标地址分别是什么?
你签下的,不再是你看不懂的 hash,而是清晰可读的合约行为。
2. Permit 签名:最流行也最阴险的钓鱼方式
Permit 签名(如 EIP-2612、Permit2)近年来成为黑客和钓鱼者的最爱。它的隐蔽性在于,它不会让你直接把钱从钱包中转走,但能让别人获得对你资产的无限授权。
典型攻击流程如下:
- 你进入一个“白名单注册”类的钓鱼网站;
- 对方请求你签一个「验证身份」的 Permit 信息;
- 实际上你签下的是一个对方可以随时转走资产的授权令牌;
- 一旦对方部署 token 合约并调用
transferFrom
,你的钱包就可能瞬间被掏空。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链上交易,钱包资产却瞬间消失,连你自己都可能意识不到发生了什么。
OneKey 的 Permit 签名解析功能,能识别出这些潜在的授权行为。
签名前,OneKey 会明确提示:
- 哪个 token 被授权了?
- 授权额度是多少?是否“最大值”?
- 授权给了哪个地址?
- 是否有风险提示(例如:地址未验证或为钓鱼地址)?
关键在于,在那些看起来无害的操作面前,用户依然拥有识别和拒绝的能力。
3. 签名解析,是新一代钱包的标配
钱包的职责,早就不仅是「存资产」和「发交易」这么简单。
在今天这个合约交互复杂、授权方式繁多的 Web3 时代,一个安全的钱包必须具备「翻译签名内容」的能力。否则用户甚至不知道自己在链上做了什么。
从第一天起,OneKey 就将「可读性」作为签名流程的核心。
- 对于 Safe / Gnosis 系列交易:显示完整合约调用细节
- 对于 EIP-712 / EIP-2612 等复杂授权标准:逐字解析签名内容,标注关键风险
- 对于批量交易、DelegateCall 等高级操作:提供警告提示
- 所有关键字段在 App 和硬件钱包上均可清晰展示,防止假签或钓鱼
结语
签不明白,就别签;看不懂的,就别点确认。
OneKey 让你每一次签名都看得懂、看得清、有选择权。
这不仅是给 Safe 用户、DAO 管理员、Web3 Degen 的保障,更是为每一个连接钱包的普通用户提供的基础防线。
让签名变得透明,是我们为 Web3 安全能做到的最小闭环,也是我们最想为你守住的一道关口。
了解 OneKey 👉 onekey.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