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造富神话之后:如何安全选择下一位登场的英雄

JonasJonas
/2025年9月24日
Aster 造富神话之后:如何安全选择下一位登场的英雄

要点总结

• 价格、指数、预言机三类价格用途各异,需分别识别

• 保险基金是第一道止损屏障,但也面临被专业套利者消耗风险

• ADL 是系统最后防线,避免系统性崩溃但会牺牲用户盈利

• Funding Rate 机制不统一,需提前搞懂计算规则与周期参数

• 结构化产品若未披露策略逻辑、仓位来源与管理权限,不应轻易参与

• Web 前端的流畅度和数据可视化反映产品专业度与风险意识

• 再遇暴涨热潮,应先做好六项「健康检查」,再决定是否参与

过去几天里,BNB Chain 上的永续合约交易所 Aster 因代币暴涨刷屏推特时间线。「巨鲸盈利截图」与「早期持有者暴富故事」持续引发关注,「一夜暴富」的想象力被持续点燃,越来越多的用户把目光投向了「链上永续合约」赛道。

但价格只是舞台光,机制与安全才是基石。我们不仅要盯着币价的涨幅,更要为下一次的入局做好充足准备。

下面这份「风险地图」会用通俗的语言拆解核心零部件:在 FOMO 下一个链上永续交易所之前,让你学会怎么选择、怎么用、怎么避坑。读完你就能对任何一家永续 DEX 做出有据可依的安全判断。

「链上永续合约的风险地图」

1/ 价格源与预言机

预言机和外部价格是所有形态的链上永续交易所共同的地基:清算阈值、资金费率、风险限额与异常保护,几乎都要依赖链外现货市场的「真实」价格来校准。

在链上 Perp 中通常要区分三种价格:

  • 成交价:订单簿上实际撮合到的价格;
  • 指数价:聚合多交易所 / 多池的参考现货价,主要锚定资金费率与合理价差;
  • 预言机价:由 Chainlink、Pyth 等签名上链的「权威价」,常用来计算标记价/清算与风控。

很多协议会用预言机价生成标记价、用指数价算资金费,而成交价只用于实际交易结算,这三者逻辑分工不同,不能混看。 上个月在 HyperLiquid 上的 XPL 代币套保狙击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狙击者通过两个已知信息巨额获利:「HL 上存在大量套保空单」和「清算价格基于成交价」。在这个事件中,作为「套保者」如果没有考虑到清算价格的计算方式,那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但如果一个交易所的文档讲不清楚各种价格之间的关系,那就不是用户操作上的问题,你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这个交易所的产品质量。

2/ 保险基金

在链上永续合约交易所里,保险基金的作用很直接:当清算来不及、有人穿仓而资金池出现缺口时,它先行兜底,尽量维持成交不中断,把自动减仓(ADL)和停市这类极端手段往后推。

这笔钱通常来自三处:平台拿出一部分交易手续费、强平产生的罚没收入,以及协议金库或用户可参与的专用保险池(如 HLP)。

当出现缺口时,系统按顺序处理:优先动用保险基金补洞;不够再触发 ADL 分摊;仍不够才考虑停市。部分协议还会让基金通过清算竞拍临时充当对手盘。

对用户而言,保险基金像一只「稳定的收益池」——回报来源清晰,看起来风险不高。但需要警惕的是,专业交易员可能利用机制漏洞「定向打击」,把池子的钱抽走;极端行情下,基金也可能被迅速消耗,反而放大系统性风险。

3/ ADL 自动减仓

ADL 是永续合约交易所的「最后防线」:当清算单在标记价/指数价附近成交不了,或保险基金撑不住时,系统会强制削减对手盘的盈利仓位,快速降杠杆、恢复可清算性。它保护系统与 LP,但把代价转给被减仓的盈利账户,影响策略连续性。

对于ADL,你只需想清楚几件事:

  • 何时触发:清算滑点过大/无人接、保险基金低于阈值、极端波动引发清算连锁;
  • 触发顺序:通常按 PnL% × 杠杆 排队,浮盈越高、杠杆越高越先被减。

行情崩的时候,清算单卖不出去、保险基金也不够用。没有 ADL,不是大家一起买单,就是平台被迫按下暂停键。ADL 的机制是一个常见的风险把控手段,可以证明交易所的基础风险设施是完善的,

4/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的作用,是用在多空之间转移资金来把永续合约的价格拉回现货/指数价:价高时多头付给空头,价低时空头付给多头。

需要强调的是,资金费率没有统一标准——不同交易所、不同品种在参考价格、结算频率、上下限与豁免规则等细节各不相同,同名「资金费率」但具体机制可能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想做资金费相关的套利,先把基本面几件事核对清楚:结算窗口有多长、具体在什么时间点结算;计费用的是标记价还是指数价;有没有单次上限或临时暂停机制。没弄清这些细节,你预估的资金费和最终到账就可能会出现偏差。

同时,想把这块长期做稳,还需要掌握币种之间的差异,并留意项目方是否会主动调整参数。至少,文档和前端应能看到资金费来源与时间戳、历史曲线、下一次结算倒计时及参数变更记录。把这些信息确认到位,再去计算空间和安排仓位,心里才有数。

5/ 结构化产品

如今的链上 Perp 也越来越像 CEX,产品不仅仅提供合约交易,不少团队会在交易之上叠一层理财入口:把用户资金集中进金库,由管理员去做做市、基差/资金费捕捉、甚至跨所对冲,赚到的收益再按份额回给出资人

对平台来说,这能稳定深度与流动性;对用户来说,这是把复杂策略打包成「一键参与」。

但最大的问题是黑盒:不把怎么玩、用没用杠杆、在哪儿对冲说清楚。

市场一变,「中性」就不再中性,原本看起来稳定的收益可能立刻翻脸;极端的时候还可能清算、被动减仓,甚至赎回排队或打折。别迷信高 APY 和漂亮曲线,它们只说明过去,而不是承诺未来。

决定是否参与,按这几件事自检:

  • 有没有把策略逻辑讲清,比如做什么、在哪儿做、是否有风险敞口;
  • 持仓与净值是否可链上验证;
  • 赎回规则是否明白,是否明确了锁定期、排队退出机制、费用;
  • 谁是金库管理者,拥有什么权限;

能把这些基本面交代清楚的金库,才值得用真金白银试试水。

6/ 网页前端的「丝滑」程度

在 Perp 里,「丝滑」不是好看,而是稳、快、信息到位:页面不掉帧、推送不丢包、关键数据一眼对齐。这通常意味着底层链路和风控够硬,也常对应更强的资源与执行力;不保证一定是「大毛」,但确实是个强信号。

特别是一些关键信息的呈现,可以看出一个交易所是否专业。比如资金费率的结算倒计时、持仓与保证金实时变化、预计清算价与费率影响等。

反过来,如果前端频繁卡顿、报价与订单状态对不上、关键信息被省略甚至被故意藏起来,那就不只是体验差的问题了:你在刷量或做活动时,很容易因为延迟与信息不对称承担额外风险。

End

Aster 的故事说明:情绪能在一夜之间点燃。但能烧多久还需看产品本身。

真正有用的是养成一套「体检思路」:先判断这家 Perp 是否把价格体系、成本节奏与极端处置说清并摊在明面上——价格怎么定、费用怎么走、极端时怎么收尾,界面能不能让你一眼看懂、事后能不能对得上;再看它把「理财入口」讲没讲清玩法与退出规则,别让高收益把你带进黑盒。

下次再遇到「暴富神话」,先做体检,再决定是否上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用于知识科普和教育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财务建议;DeFi 协议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且数字资产价格和收益率存在较大波动,参与数字资产投资和 DeFi 协议可能会导致丢失全部投资金额;请读者在参与任何 DeFi 协议前,自行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做好风险评估与尽职调查,谨慎决策。

使用 OneKey 保护您的加密之旅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ProOneKey Pro

OneKey Pro

极致真无线,风险全隔绝。 世界顶级隔空签名冷钱包。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Classic 1SOneKey Classic 1S

OneKey Classic 1S

超薄。口袋大小。银行级安全。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SifuOneKey Sifu

OneKey Sifu

与 OneKey 专家进行一对一钱包设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