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FOMO 到冷静:Restaking 的真实现状

JonasJonas
/2025年8月20日
从 FOMO 到冷静:Restaking 的真实现状

要点总结

• EigenLayer 借助 Restaking 概念迅速吸引资金与融资,TVL 飙升至 200 亿美元,成为 2023 年最热门赛道之一。

• 大量用户参与质押,但协议实际收益主要来自空投激励,缺乏稳定的真实收入来源。

• 核心生态 AVS 应用发展缓慢,缺乏明确代币机制和盈利模式,导致奖励端几乎空白。

• 主流 LRT 协议 Restaking 所带来的超额收益非常有限,收益与风险严重不成比例。

• 虽然市场热度下降,但 Restaking 仍可能在未来经济安全架构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落地真正有价值的 AVS 应用。

一年前,Restaking 被誉为以太坊的新范式;今天,它还值得期待吗?

2022 年,EigenLayer 获得 1450 万融资;2023 年,再次拿下 5000 万;一年后,这个数字膨胀到 1 亿美元。

在整体融资额大幅下滑的周期,EigenLayer 却能连续拿下上亿美元融资,格外显眼。

资本的热情很快传导到链上。EigenLayer 打出「让以太坊安全性复用」的口号,仅用一年时间,就把 TVL 从 0 推高至到 200 亿美元,Restaking 一度成为全场最炙手可热的赛道。FOMO 弥漫: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都争相把 ETH 与 LST 存进去,仿佛只要押注 Restaking,就能提前锁定下一轮增长。

然而这一年过去,现实的问题暴露出来:资金确实进去了,但额外收益仍然稀缺;AVS 生态声势浩大,却迟迟没有跑出杀手级应用。喧嚣退场,「再质押」这个名词逐渐被遗忘。随着以太坊行情再次回暖,是时候冷静回顾:Restaking 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回顾 Restaking 的商业模式

Restaking 是由协议 EigenLayer 提出的概念。它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对资金效率的疯狂追求。

在以太坊转向 POS 共识机制之后,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就来自于质押资本,也就是质押的以太坊规模。通过经济激励设计,促使验证者忠实履行职责,获得出块奖励,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在加密世界中,提升资金效率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创业者们也对此同样痴迷。所以当一个规模达千亿的「大盘子」摆在面前,我们总会想尽办法在上面「整活儿」。基于对流动性质押的不满足,我们希望利用这个「大盘子」创造出更加高效的资金利用方式。而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入手似乎合情合理。

千亿资本只能保护以太坊本身,与此同时各种基建设施和服务又离不开基于资本规模的安全需求。Restaking 正是这样一个「二道贩子」充当了彼此的桥梁。

以 EigenLayer 为例,对于想要提升自己以太坊或 LST 收益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通过类似的代理商寻求副业,协议帮忙对接对经济安全的需求方,并将用户再次质押到协议的资金为这些有需求的链上服务商提供安全保障,这里的链上服务商我们称作 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AVS)。AVS 是一类有安全验证需求的基础设施,比如预言机、Rollup、DA 数据可用层等。他们最终会为服务支付服务费用,这也是 Restaking 的底层收入来源。

这就是 Restaking 的作用:它让已经在以太坊上质押的 ETH 可以「再次质押」到 EigenLayer,由 EigenLayer 调度这部分安全资本,为其他 AVS 提供保护。

过了那么久,故事还有人听吗?

在 Restaking 早期阶段,我们依靠着 Restaking 协议和 Liquid Restaking 协议的双重空投预期将相关的收益率拉得很高,也通过 LRT 协议和 Pendle 协议吸引到了天量流动性。

但是在各种协议相继发币后,缺少了矿币加成的 Restaking 收益是否还像讲过的故事中那么美好?

从资金层面来说,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自去年6月份 TVL 创下新高后,在之后的一年里,EigenLayer 的资金似乎直接「哑火」,并没有新的增量资金进入。不过你可能难以置信,目前 Restaking 整体的 TVL 甚至要超过 DEX 赛道整体的 TVL,这听上去特别反直觉,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与交易直接相关的 DEX 赛道明显更加吸金。

从收益率层面,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资金犹豫的原因。在 TVL 排名前三的 LRT 协议 EtherFi、Kelp、Renzo 中,通过 Restaking 带来的超额收益吸引力非常小。从下图可以看出,相比于纯粹的原生质押,Restaking 只能带来非常低的收益率加成,更不用说会引入更多风险。这样的风险收益比也会直接劝退投资者。

我们不是在讨论经济安全吗?需求去哪了?

之前提到,收益来源于客户,客户的数量和实力决定着收益的高低,所以显然问题出在需求端。目前在 EigenLayer 的 AVS 页面中是看不到实际奖励的。因为绝大多数 AVS 还没有真实收入或者还没发币,还未形成可持续的利润输送给 EigenLayer。

所以当这些项目一方面估值受生态影响,矿币价值是一个未知数,另一方面无法统一奖励机制,多数头部 AVS 都还未明确代币份额分配,对于所有参与 EigenLayer 的资金来说更像是在「盲挖」。当你看到前端显示「No rewards available」,你是否也望而却步?

甚至对于 LRT 项目方来说也感受到了增长的阻力,比如 Etherfi 作为目前最大规模的 LRT 协议,最近都已经去尝试 U 卡业务,可见焦虑的不止是用户。

End

虽然 Restaking 的现状有些尴尬,但我们还不能立马否定它的未来:资金还在,项目方还在做事,以太坊「世界计算机」口号又喊了起来。虽然我们没有看到稳定的现金流,但这张经济安全市场的「期权」能否兑现,还要看下一阶段的应用与需求能不能真正撑起这个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用于知识科普和教育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财务建议;DeFi 协议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且数字资产价格和收益率存在较大波动,参与数字资产投资和 DeFi 协议可能会导致丢失全部投资金额;请读者在参与任何 DeFi 协议前,自行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做好风险评估与尽职调查,谨慎决策。

使用 OneKey 保护您的加密之旅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ProOneKey Pro

OneKey Pro

极致真无线,风险全隔绝。 世界顶级气隙扫码冷钱包。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Classic 1SOneKey Classic 1S

OneKey Classic 1S

超薄。口袋大小。银行级安全。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SifuOneKey Sifu

OneKey Sifu

与 OneKey 专家进行一对一钱包设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