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駭客事件年表

重點總結
• 中心化交易所為首要攻擊目標,需加強安全措施。
• 熱錢包安全風險高,建議使用冷錢包儲存資產。
• DeFi 與智慧合約漏洞日益增長,使用者需保持警覺。
• 國家級駭客行動日益精緻,需關注地緣政治因素。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世界承諾透明與去中心化,但它的歷史同時也被一連串高調的安全漏洞與駭客事件所定義。隨著市場逐漸成熟,理解這些事件的時間軸變得至關重要——不僅對開發者與投資人而言,也對任何關心數位資產未來的人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最具代表性的加密駭客事件、它們帶來的影響、攻擊手法的趨勢以及從中學到的教訓,為希望在數位資產領域中安全前行的使用者提供寶貴的背景知識。
歷來最大規模的加密駭客事件:歷史總覽
Mt. Gox 崩潰事件(2014 年)
Mt. Gox 交易所的駭客事件至今仍是加密貨幣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捩點。2014 年初,當時處理全球大多數比特幣交易的 Mt. Gox 宣布破產,揭露其因長期的安全漏洞與駭客的利用,損失了高達 85 萬枚比特幣(當時價值超過 4.5 億美元,如今已價值數十億)。這場災難暴露了中心化交易所的脆弱性,並促使整個行業在安全協議上進行重大改進。詳細時間線可參考 這篇關於比特幣駭客事件的完整文章。
Coincheck 資安事件(2018 年)
2018 年 1 月,日本交易所 Coincheck 遭到攻擊,導致價值 5.34 億美元的 NEM(XEM)代幣被竊。此次資安事件涉及熱錢包被攻破,攻擊者透過網路釣魚與惡意軟體取得私鑰。儘管 Coincheck 迅速凍結所有存款與提款操作,但仍無法挽回用戶的重大損失。事件發生後,日本監管機構的審查力度加強,強迫交易所提升其資安水平 — 詳情可見此處。
The DAO 漏洞與以太坊分岔事件(2016 年)
除了集中式交易所外,智慧合約也成為攻擊目標。2016 年,去中心化自治組織(The DAO)因其合約程式碼中的漏洞,被駭客盜取了價值 5,000 萬美元的以太幣。這次事件最終導致以太坊進行有爭議的硬分叉,將區塊鏈分裂為現今的 Ethereum(ETH)與 Ethereum Classic(ETC)。這一事件成為區塊鏈治理與智慧合約風險的重要案例。完整報導請參閱 維基百科對加密貨幣與犯罪的條目。
Poly Network 事件(2021 年)
2021 年 8 月,跨鏈協議 Poly Network 遭駭,損失高達 6.11 億美元,成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史上最大的駭客事件之一。有趣的是,駭客隨後歸還了大部分被盜資產,突顯出在去中心化金融中匿名性、談判與道德之間的複雜關係。
FTX 崩潰後駭客事件(2022 年)
2022 年 11 月,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的崩潰震撼業界。在破產程序進行期間,FTX 錢包神秘失竊 4.77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調查顯示可能是內部人員所為,突顯就算在監管加強的當下,內部風險依舊難以防範 — 更詳細的事件回顧可見此處。
Bybit 竊案(2025 年)
截至目前規模最大的加密資產竊案發生於 2025 年 2 月,位於杜拜的交易所 Bybit 遭駭客竊走約 14.6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法證報告指出,駭客使用惡意軟體誤導交易所批准假冒交易。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攻擊被歸咎於北韓的網路犯罪組織,顯示此類國家支持的網攻手法日益精緻,並活躍於加密領域。這場攻擊刷新了數位搶劫紀錄,也證明國家級駭客如今已成為加密犯罪的核心角色。調查詳情請參閱 Elliptic 的分析報告。
主要趨勢與見解
- 中心化交易所為首要攻擊目標: 歷史上多數重大駭客事件皆發生於中心化交易所(如 Mt. Gox、Coincheck、FTX、Bybit),這些平台的技術與管理漏洞成為駭客下手的目標。
- 熱錢包安全風險高: 許多成功的駭客事件皆與熱錢包有關,因其連網特性使其更易受遠端攻擊,相較之下冷錢包(離線儲存)風險較低。
- DeFi 與智慧合約漏洞: 隨著去中心化金融的快速成長,利用協議邏輯錯誤的駭客攻擊也同步增長,例如 The DAO 與 Poly Network 等事件。
- 國家級攻擊行動: Bybit 案件揭示了駭客行動中的地緣政治因素,北韓等國家級駭客將加密資產盜竊視為戰略手段之一。更多背景請參閱 Carnegie 的金融網路攻擊時間軸。
所學教訓與使用者如何自我保護
- 冷錢包儲存不可或缺: 將大量加密資產存放於冷錢包(離線儲存)能大幅降低被遠端駭客入侵的風險。
- 審計與警覺性: 使用者應選擇有公開安全審計報告、並具備快速回應機制的平台。
- 私鑰自主管理: 擁有自己私鑰的使用者,能大幅降低因中心化平台崩潰而導致資產損失的風險。
安全硬體錢包的重要性
鑒於上述事件,安全儲存解決方案——尤其是硬體錢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像 OneKey 這樣的裝置提供強大的離線私鑰儲存、防範駭客的開源透明機制,以及易於上手的自主管理方案,幫助使用者避開歷史上那些導致巨大資產損失的陷阱。
對任何嚴肅看待數位資產安全的人而言,採取業界領先的安全措施與穩妥的硬體設備,早已不再是選項,而是必須。
保持知情,保持警覺,永遠優先掌控你的私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