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卻無防:DeFi 被駭的真相

LeeMaimaiLeeMaimai
/2025年9月12日
分散卻無防:DeFi 被駭的真相

重點總結

• DeFi 駭客攻擊造成的資產損失驚人,佔加密領域損失的 80%。

• 智慧合約漏洞和預言機操控攻擊是最常見的攻擊向量。

• 開源程式碼和缺乏統一標準使 DeFi 協議面臨更大風險。

• 用戶應選擇經過審計的協議,並使用硬體錢包保護私鑰。

• 社交工程攻擊與監管盲區使得資產追回困難,安全意識至關重要。

去中心化金融(DeFi)徹底改變了我們與金融服務互動的方式,使全球範圍內的交易變得開放、無需許可且自動化。然而,隨著數十億美元流入這些「無需信任」的協議中,一種新型且強大的威脅也隨之浮現:系統性漏洞讓 DeFi 雖然分散,卻往往無防。

DeFi 安全挑戰的規模

僅在 2025 年,DeFi 駭客攻擊就造成了超過 21.7 億美元 的資產損失,佔據了所有加密領域損失的驚人 80%。Cetus、Venus Protocol 和 Nobitex 等知名平台皆遭遇重大安全漏洞,不僅導致資金流失,更動搖了用戶信心,並波及整個加密生態系統。專家指出,這類攻擊事件年增率高達 21%,危險性正逐步升高,且方式愈加複雜。想了解近期攻擊的數據分析與其對產業的影響,可參考 AINVEST 的 DeFi 漏洞解析

DeFi 攻擊解剖:最常見的攻擊向量

智慧合約漏洞 仍是駭客的主要入侵管道。合約程式碼中的錯誤、未加防範的邏輯或被忽視的邊緣情況,皆可能成為災難性攻擊的入口。例如,攻擊者可能操縱借貸協議的清算邏輯,或透過閃電貸操作抽乾流動性池。

預言機操控攻擊 也是一種常見技術。許多 DeFi 協議仰賴外部資料來源(即預言機)來決定資產價格或觸發合約執行。駭客可利用這些來源,特別是容易受到閃電貸攻擊影響的預言機,來操縱價格並從中牟利。僅預言機相關漏洞近年就佔了超過 62% 的 DeFi 攻擊事件。

供應鏈攻擊 主要針對第三方相依元件,如程式庫、開發工具或外部整合。2025 年的 Oracle Cloud 資安事件,揭露了數百萬筆敏感資料,突顯出這些依賴關係有多脆弱。同樣地,基礎設施漏洞與內部人威脅(如 Bybit 駭客事件造成 15 億美元損失)也顯示出人為因素與鏈下元件往往是防線最薄弱的一環。

治理攻擊 利用 DeFi 協議的去中心化治理架構。惡意行為者可能透過閃電貸或集中代幣持有來獲得大量投票權,進而更改關鍵參數或盜取資金庫,詳情可參考 QuillAudits 的 DeFi 攻擊向量指南

社交工程網路釣魚 詐騙也仍然猖獗,誘騙用戶洩漏私鑰或授權惡意操作。

若要完整了解 30 多種不同攻擊向量及其解析內容,可參考 QuillAudits 的 Web3 安全資源

系統性弱點:為何 DeFi 如此脆弱?

  • 開源程式碼:大多數 DeFi 協議基於開源,雖然促進創新與審查,但也使駭客有充足時間研究並發現漏洞。
  • 組合性設計:多個協議相互堆疊構建,一個協議的漏洞可能會像骨牌效應般影響整個生態系。
  • 缺乏統一標準:雖然合約審計與形式驗證逐漸被採納,但尚未普及。當前僅約 30% 的 DeFi 開發者採用形式驗證,導致許多專案保護不周。
  • 去中心化治理:雖然理想上保障民主,但基於 DAO 的治理機制易受操縱、合謀影響,且缺乏明確監管規範。監管機構的最新評估,例如英國的《國家風險評估報告》,已指出這些盲點,並警告在追查與追回非法資金方面的困難。詳情可參閱 Deccan Herald 對 DeFi 國安風險的報導

人為因素與監管盲區

除了技術漏洞之外,人為錯誤與社交工程風險也始終存在。駭客經常透過釣魚電郵、惡意程式下載,甚至駭入社群帳號來攻擊用戶與團隊。一旦私鑰或憑證外洩,基於區塊鏈的匿名與無國界特性,幾乎無法追回資產。

而監管因應雖在發展中,但仍呈現碎片化。DeFi 領域中反洗錢(AML)與認識你的客戶(KYC)規範的應用不一致,使得追查與追回被盜資金變得極為困難,尤其當攻擊者使用跨鏈橋、加密混幣器與隱私工具來隱藏蹤跡時。

現行對策與不足之處

幾項 安全創新 正在多方面展開:

  • 形式驗證 可透過數學方式證明智慧合約邏輯正確,試驗環境中已證實能減少約 70% 的漏洞。
  • 保險協議,如 Nexus Mutual 與 InsurAce,提供部分風險補償,但償付範圍有限:自 2022 年以來,僅補償不到 0.9% 的 DeFi 損失。
  • 自動化審計工具與漏洞懸賞計畫 協助及早發現與修補潛在風險。

然而,整體採用仍不均衡,許多專案仍然將速度與成長置於安全之前,留下致命缺口。

用戶與投資人如何自我保護

DeFi 的分散性雖然分散了風險,但也分散了責任。以下是每位 DeFi 用戶應採取的基本防護措施:

  • 選擇經過嚴格審計、具備良好安全記錄的協議。檢視專案是否採用形式驗證與透明治理架構。
  • 使用硬體錢包保護私鑰。如 OneKey 等設備能提供離線、抗竄改的儲存環境,大幅降低遭惡意程式或釣魚攻擊盜取資產的風險。
  • 保持資訊更新,掌握最新的安全威脅、平台更新與最佳實踐。定期參閱可信來源以獲取 DeFi 安全即時資訊。
  • 警惕過高報酬率;異常的高收益往往暗藏風險,甚至是龐氏騙局等陷阱。

為何像 OneKey 一樣的硬體錢包變得比以往更重要

在社交工程攻擊日益猖獗、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的情況下,保護你的私鑰不是選項,而是必要。像 OneKey 這樣的硬體錢包確保你的資產在隔離環境中管理,能有效抵禦針對瀏覽器錢包與助記詞的網路攻擊。對於 DeFi 用戶而言,這層額外保護至關重要,尤其當鏈上攻擊手法日漸高明。

隨著 DeFi 生態持續演進,唯有將安全放在首位的解決方案與具備安全意識的警覺用戶,才能共同決定這個生態能否擺脫「分散卻無防」的標籤,邁向更穩健的未來。

使用 OneKey 保護您的加密之旅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ProOneKey Pro

OneKey Pro

極致真無線,風險全隔絕。 世界頂級隔空簽名冷錢包。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Classic 1SOneKey Classic 1S

OneKey Classic 1S

超薄。口袋大小。銀行級安全。

View details for OneKey SifuOneKey Sifu

OneKey Sifu

與 OneKey 專家進行一對一的錢包設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