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P-6969:ERC 和 NFT 中繼資料建構的新思路

重點總結
• EIP-6969提供了一種可內容定址、可驗證和可升級的中繼資料架構。
• 利用CREATE2和CCIP-Read等技術實現中繼資料的確定性和信任最小化。
• 中繼資料的更新可以通過ERC-4906事件進行可靠的通知。
• 對於NFT和ERC代幣,EIP-6969的設計能提高資料的持久性和互通性。
隨著 NFT 和代幣化資產的組件化和動態性日益增強,中繼資料已成為擴展性、持久性和互通性的瓶頸。當今的中繼資料實踐——最常見的是透過 HTTP 服務的 JSON——都非常脆弱、難以版本控制,且容易出現停機。一個被非正式稱為「EIP-6969」的新方向,正在探索未來十年 ERC 和 NFT 中繼資料的建構方式:從設計上就要能夠內容定址、可驗證、可升級,並且鏈感知。
本文概述了「EIP-6969 風格」中繼資料的務實架構,展示了如何利用現有的標準實現其中大部分功能,並解釋了為何這在 Cancun 升級後、高吞吐量 L2 和模組化帳戶的世界中至關重要。
為何需要重新思考中繼資料
原始的 NFT 標準,包括基礎的 ERC-721 和多代幣 ERC-1155,定義了一個 tokenURI,該 URI 通常解析為鏈下的 JSON。雖然這很簡單,但開發者和市場參與者經常面臨以下問題:
- 依賴中心化 HTTP 端點時的脆弱性和連結失效(link rot)。
- 對於不斷演變的收藏品,缺乏可信的版本控制和來源證明。
- 難以向索引器和使用者介面(UI)發出中繼資料更新的信號。
- L1/L2 生態系統間不一致的多鏈解析。
- 對創作者而言,權利金和授權信號模糊不清。
已有好幾個 EIP 解決了這個難題的一部分。例如,ERC-4906 增加了一個事件,用於向索引器發出中繼資料更新的信號;EIP-2981 標準化了權利金資訊;EIP-3668 (CCIP-Read) 實現了信任最小化的鏈下讀取;而 EIP-1014 (CREATE2) 則允許註冊表和解析器使用確定性合約地址。同時,以太坊的 Cancun-Deneb 升級(包含 EIP-4844)實質性地改善了 L2 的數據可用性,為更多鏈上或半鏈上中繼資料方法打開了大門。
「EIP-6969 風格」的中繼資料可能長怎樣
將 EIP-6969 視為單一介面不如將其視為一個藍圖,它結合了鏈上註冊表、內容定址的鏈下數據,以及向錢包和市場的強大信號傳遞。
-
確定性的中繼資料註冊表
- 使用 CREATE2 以可預測的地址部署每個收藏品的「中繼資料註冊表」。
- 註冊表儲存 Schema 的承諾、預設解析器、備用策略和版本標籤。
- 實現跨鏈可重現的部署,減少歧義和偽造。
-
預設的內容定址儲存
- 透過哈希而非可變 URL 來引用中繼資料;透過 IPFS 內容定址 或 Arweave Permaweb 解析。
- 可選的 HTTP 鏡像用於提高效能,但始終錨定在可驗證的摘要上。
-
可升級、有信號的中繼資料
- 當代幣級或收藏品級的中繼資料變更時,發出 ERC-4906 事件,實現可靠的重新整理。
- 在註冊表中使用語義版本控制(semantic versioning)來標記 Schema 變更或解析器升級。
-
可驗證的鏈下解析
-
鏈感知、多資源 URI
- 在 URI 和註冊表記錄中納入 CAIP-2 鏈識別符,以消除 L1 與 L2 變體的歧義,這與 CAIP-2 一致。
- 偏好「多資源」設計:主要的內容地址加上可選的鏡像(例如,IPFS CID + HTTPS gateway + Arweave TX)。
-
適用於 NFT 和同質化 ERC 的可組件 Schema
- 發布 JSON Schema 或 JSON-LD,用於定義屬性結構、特徵屬性和媒體關聯,以減少索引器的歧義;請參閱市場指南,例如 OpenSea 的中繼資料標準。
- 支援角色感知視圖(創作者 vs. 持有者 vs. 市場),同時為每個代幣狀態保留單一規範摘要。
-
可選的帳戶參與
- 當創作者需要針對更新、授權閘道或代幣特定邏輯進行可程式化策略時,透過 EIP-6900 (模組化帳戶) 或代幣綁定控制器(例如 EIP-6551)將中繼資料控制與智能帳戶整合。
如何使用現有 EIP 在今天建構這一切
在正式的 EIP 推出之前,大部分架構都可以使用經過驗證的標準和簡單的模式來實現:
-
使用 CREATE2 部署中繼資料註冊表
- 儲存:
schemaHash(內容定址的 Schema)resolver(合約或 CCIP 端點)version(semver 字串)fallbacks(多資源 URI 陣列)
- 透過 ERC-165 進行介面檢測。
- 儲存:
-
透過 CCIP-Read 解析代幣中繼資料
- 鏈上方法返回一個選擇器,指示客戶端從獲准的來源獲取鏈下數據。
- 鏈下負載返回中繼資料以及 EIP-712 簽章;客戶端針對 EOA 的公鑰或 EIP-1271 合約進行驗證。
-
在中繼資料更新時發出 ERC-4906 事件
- 對於具有特徵演變或動態藝術的 NFT 收藏品,觸發
MetadataUpdate(tokenId)或BatchMetadataUpdate(fromTokenId, toTokenId)。
- 對於具有特徵演變或動態藝術的 NFT 收藏品,觸發
-
在所有地方使用內容定址 URI
- 在 IPFS 或 Arweave 上釘選規範化的 JSON;將 CID/TX 嵌入註冊表記錄中。
- 鏡像可以提高延遲,但客戶端應信任摘要。
-
發布 Schema
- 在機器可讀的 Schema(例如 JSON Schema)中記錄屬性、媒體關聯、動畫和版本資訊,並將 Schema 的哈希發布到註冊表中。
- 與市場預期的數據字段保持一致,例如 OpenSea 的中繼資料指南。
-
權利金和授權信號
- 為權利金實施 EIP-2981,並將授權參考作為 Schema 的一部分公開,以保持法律中繼資料的可移植性和可驗證性。
有回報的設計模式
-
兩階段解析
- 第一階段:讀取鏈上註冊表數據,獲取版本、解析器和內容摘要。
- 第二階段:執行 CCIP-Read 或鏈下獲取,根據解析器預期的簽署者驗證簽章,並比較摘要。
-
多鏈一致性
- junto con las direcciones de registro específicas de la cadena. Los mercados y las billeteras pueden desambiguar a qué variante de cadena pertenece un token, mejorando la experiencia de usuario multiplataforma.
- 與特定鏈的註冊表地址一起使用 CAIP-2 識別符。市場和錢包可以消除代幣所屬鏈變體的歧義,從而改善跨鏈使用者體驗。
-
治理和恢復
- 註冊表更新應受定義完善的政策控制,最好透過模組化帳戶(EIP-6900)或時間鎖定的角色。考慮分階段更新,例如一個新的解析器或 Schema 在延遲後生效。
-
快取和重新驗證
- 客戶端快取內容定址的負載;在
ERC-4906事件或版本變更時重新驗證。這可以減少帶寬,同時保持數據新鮮。
- 客戶端快取內容定址的負載;在
安全性考量
-
信任邊界
- 清楚地區分「誰可以簽署中繼資料」與「誰可以升級解析器」。使用獨立的密鑰並將其發布到註冊表中。
-
簽章衛生
- 偏好使用帶有域分隔、鏈 ID、過期時間和隨機數的 EIP-712,以防止重放攻擊和跨域混淆。
-
閘道和鏡像
- 如果使用 HTTPS 鏡像,則在客戶端強制執行摘要檢查。避免依賴閘道的可用性來確保真實性;依賴內容定址。
-
向後兼容性
- 保留舊版
tokenURI以實現最低程度的兼容性,但將其指向內容定址的摘要並包含註冊表參考,以供高級客戶端使用。
- 保留舊版
這對使用者和市場意味著什麼
對於收藏家而言,EIP-6969 風格的中繼資料意味著更少的損壞圖像、更快的刷新速度和更清晰的來源證明。對於市場而言,確定性的註冊表和強大的信號能夠減少鏈下推斷,提高索引準確性,並減少關於權利金或授權的爭議。對於創作者而言,可程式化策略變得實際可行:鑄造後演進特徵、分支版本,或透過模組化帳戶進行更新——而不會犧牲可驗證性。
標準的匯聚也有助於工具的發展。索引器可以依賴 ERC-4906 事件。錢包可以使用 EIP-1271 驗證簽章。多鏈 dApps 可以對齊 CAIP-2,以呈現連貫的跨鏈收藏品。而透過 IPFS 或 Arweave 進行內容定址,則能確保規範記錄防篡改。
2025 年就緒路線圖
- 開始將收藏品遷移到內容定址 URI 並發布 Schema 哈希。
- 添加一個簡單的 CREATE2 註冊表合約,並在更新時發出 ERC-4906 事件。
- 實施 CCIP-Read,用於無法完全鏈上存在的動態數據;使用 EIP-712 簽署負載。
- 對於 L2 上的新鑄造品,利用 Cancun 啟用數據可用性(概述)將更多中繼資料儲存在鏈上或 blob 中,並將鏈下負載錨定在鏈狀態上。
- 如果需要可程式化的更新策略,請探索模組化帳戶控制(EIP-6900)。
結語與實用技巧
即使中繼資料正在朝著可驗證、內容定址和模組化的設計發展,一個永恆的要素仍然存在:簽章是信任的根源。無論您是發布 Schema 變更的創作者,還是驗證 CCIP-Read 負載的市場,安全的 EIP-712 簽章和密鑰隔離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您偏好使用硬體錢包以獲得更強的密鑰安全性,OneKey 提供開源韌體、穩健的安全元件保護,並在熱門 dApps 中提供對現代簽章流程(如 EIP-712)的流暢支援。隨著中繼資料架構越來越依賴清晰、可驗證的簽章——尤其是在使用 CCIP-Read 和透過 EIP-1271 進行基於合約的驗證時——在工作流程中擁有可靠、可審核的簽章,對於創作者和收藏家來說都是實用性的升級。
透過今天採用這些「EIP-6969 風格」的模式,生態系統可以使 ERC 和 NFT 的中繼資料更加持久、可互通且面向未來——為以太坊及其 L2 正在穩步交付的多鏈、高吞吐量世界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