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 Fink:貝萊德執行長與華爾街和比特幣之間的橋樑

重點總結
• Larry Fink將比特幣視為國際資產,並稱其為「數位黃金」。
• 現貨比特幣ETF的批准為主流資金進入加密市場提供了重要通道。
• 貝萊德推出的iShares比特幣信託迅速成為機構採納的風向標。
• 代幣化被視為市場的下一代,能改善結算、透明度和可編程性。
• 投資者需在ETF的便利性與自我託管的控制權之間做出選擇。
作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長期以來一直是傳統金融的代名詞。在執行長 Larry Fink 的領導下,該公司現正搭建一座連接華爾街與比特幣的新橋樑——一座讓機構和主流投資者更容易接觸加密貨幣,同時加速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橋樑。
本文將深入探討 Fink 的轉變立場、貝萊德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以及其代幣化計畫如何在 2025 年改變市場——以及這對您自身的比特幣策略意味著什麼。
從懷疑到「數位黃金」
Larry Fink 對比特幣的看法在過去幾年有了顯著轉變。在 2023 年,他稱比特幣為一種國際資產,並將其比作「數位黃金」,強調其在投資組合建構和跨境價值轉移方面的潛在作用。此訊息向傳統資產配置者傳達了一個信號:加密貨幣曝險可以利用與資本市場其他領域相同的工具和嚴謹性來進行。請參閱 Fink 在此 CNBC 訪談中的評論:Larry Fink:比特幣可以「數位化黃金」。
催生萬象的 ETF 時刻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於 2024 年 1 月批准了現貨比特幣 ETF,讓投資者能夠持有直接追蹤比特幣價格的受監管股份,而無需管理私鑰或與交易所打交道。這可以說是迄今為止,將主流資本引入該資產的最重要入口。閱讀 SEC 的聲明:關於現貨比特幣 ETPs 批准的聲明。
貝萊德的產品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 迅速成為機構採用的領頭羊:
- 根據 路透社 的報導,IBIT 是有史以來資產達到 100 億美元最快的 ETF。
- 隨後,據 路透社 報導,它已超越現有的 Grayscale Bitcoin Trust (GBTC),成為美國最大的現貨比特幣 ETF。
到 2025 年,現貨比特幣 ETF 將繼續記錄活躍的一級市場資金流入,反映出穩定的機構和零售需求。您可以在此處關注即時基金流動和基金概況數據:ETF.com 上的 IBIT。
請注意:IBIT 使用第三方、機構級別的託管服務來管理底層比特幣。有關服務提供者關係的額外背景,請參閱 Coinbase 的公告:Coinbase 被選為貝萊德 IBIT 的託管方。
代幣化:Fink 的長遠佈局
除了透過 ETF 進行比特幣曝險外,Fink 還大力倡導代幣化,稱其為「市場的下一代」,認為鏈上資產可以改善結算、透明度和可編程性。貝萊德在 2024 年透過在 以太坊 上推出其首檔代幣化基金——貝萊德美元機構數位流動性基金(BlackRock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 BUIDL)——將這一願景變為現實。這是頂級資產管理公司在鏈上財政領域的一項里程碑式舉動。閱讀公告:貝萊德在以太坊上推出首檔代幣化基金。
此後,代幣化債券和貨幣市場曝險已成為公共區塊鏈上增長最快的現實世界資產類別之一。其影響是:如果資本市場的基礎設施轉向鏈上,比特幣作為原生、抗審查的價值儲存和抵押層的作用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
2025 年,這座橋樑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 無摩擦的存取: 現貨 ETF 減少了受嚴格指令約束的機構以及偏好經紀帳戶的個人在操作上的摩擦。這就是為什麼 SEC 在 2024 年的決定對於擴大比特幣持有量至關重要(SEC 聲明)。
- 新的需求基礎: ETF 的資金流入創造了一種結構性的買盤,這與之前的週期不同,可能減緩圍繞流動性事件的波動性。像 ETF.com 的 IBIT 頁面 這樣的即時資金流追蹤器有助於評估這種需求。
- 鏈上資本市場: 透過 BUIDL 和類似的工具,代幣化將傳統的收益工具帶上鏈,促進了更好的結算通道和可編程金融(貝萊德新聞稿)。
同時,ETF 並不能取代比特幣最初的價值主張。持有 ETF 股份與持有原生 BTC 並不相同。您獲得價格曝險,但您並不控制私鑰,無法在鏈上使用您的幣,並且依賴基金結構及其服務提供者。
ETF 曝險 vs. 自我託管
在決定如何接觸比特幣時,請考慮以下權衡:
-
便利性和合規性(ETF)
- 優點:簡便性、經紀整合、稅務申報,以及對機構而言可能較低的營運風險。
- 缺點:無鏈上效用、管理費、市場交易時間限制,以及對託管人和信託人的依賴。
-
控制權和效用(自我託管)
- 優點:直接擁有 BTC、鏈上轉移能力、存取閃電網路和新興比特幣金融的權利,以及多重簽名和繼承規劃的選擇性。
- 缺點:個人需負責金鑰管理和營運安全。
一種常見的平衡方法是:一些投資者將 ETF 股份用於部分曝險(例如,退休帳戶),並將打算使用或長期持有的 BTC 進行自我託管。
為了獲得額外的宏觀背景,許多投資者會根據像 2024 年減半這樣的主要網路里程碑來調整配置——這是一種程式化的供應減少,歷史上影響了市場敘事。如需結構性概述,請參閱富達(Fidelity)的入門指南:了解比特幣減半。
2025 年的實用指南
- 如果您尋求受監管的市場准入: 像 IBIT 這樣的現貨 ETF 可以納入基於經紀帳戶的配置。追蹤費用、價差和發行/贖回活動,並監控 基金流動和資產管理規模。
- 如果您尋求原生所有權: 學習穩固的營運安全措施,並使用專用的硬體錢包。這確保您能控制私鑰,能夠驗證地址,並能在沒有第三方干預的情況下在鏈上使用比特幣。
結語
Larry Fink 的貝萊德為 比特幣 轉向了一個關鍵的轉捩點:它透過 ETF 使主流投資組合的存取合法化,並推動資本市場走向代幣化。在 2025 年,這座 橋樑 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忙。無論您是為了簡單而透過 ETF 配置,還是為了控制權而持有原生 BTC,都要確保您的工具與您的意圖相符——並將金鑰管理視為一項核心的投資組合決策。
參考資料和進一步閱讀:






